一、线路介绍
“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蓝名子希的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籍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去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二、简单路书
土地庙-石姬村-林场管理站-湘洲-王佐旧居(60km)
井冈山
井冈山,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当干粮”传唱弥久的歌谣,道出了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弱小的共产党和她的军队立于不败之地、逐渐的走向强大。信念是面旗帜,信念造就了永远飘扬的旗帜,为劳苦大众打江山、为人民服务,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坚定的信念,也由此造就了一种精神——艰苦奋斗,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再苦再累,信念在,一切都能克服,信念在,一个政党、一个人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移步红军谷,慕名八角楼,轻轻拂去历史尘埃,我惊见子珍灵秀,大叹润之才情。这旷世奇才与名山奇珍的的浪漫结合,穿越五次反围剿,跋涉万里长征,克服最艰难的创业强军岁月,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危为安,并得以壮大发展…井冈平实而博深,乐观而豁达;井冈浪漫且传奇,坚韧而峻绝。井冈山堪称是天下第一山,是共和国百折不挠,信念永恒的那座精神之山。
黄洋界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情景的诗句。 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王佐旧居
王佐(1898—1930),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出生于遂川县下庄村水坑(今井冈山市下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裁缝出身。
1923年参加绿林武装。1925年所部被地方政府收为新遂边陲保卫团,任副团长、团长,后为躲避地方豪绅追杀,重新恢复了原来队伍。1927年,在遂川县农民协会帮助下,将所部改称农民自卫军,支持遂川农民运动。同年6月,永新的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乃率所部与宁冈、永新、安福等部农民自卫军于7月26日在永新暴动队配合下,攻克永新县城,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旋任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后与袁文才率部在宁冈坚持斗争。同年10月,对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1928年1月所部接受改编,2月,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任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师第三十二团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红四军军委委员,并当选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7月,任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领导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方机关和五大哨口。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动向赣南出击,奉命率第三十二团协同红五军留守井冈山,时任第三十二团团长,曾多次打退敌人,重兵进攻。3月,成立湘赣边界红军独立第一团,任团长兼第一营营长。5月,任红五军第六纵队司令。7月,任红五军第五纵队司令,率部在井冈山坚持游击战争。1930年2月,在永新被错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茨坪
茨坪镇,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丽的公园式山城,高楼林立,古木参天,宾馆、旅社、饭店等旅游设施齐全,旅游车可通往各大景点。茨坪古时本属遂川县管辖,因永新县令狡诈,设计焚香叩天地圈套,以香烟吹向何方而定县界。焚香时,永新县令又巧用衣角一拂,使香烟倒向永新,因而判为永新县管,所以茨坪过去是"插花"在遂川县境内;井冈山边斗争时期,这里是红军巩固后方,军事根据地中心。红四军机关和湘赣边界特委等党政军的机关后期都在茨坪办公,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
三、装备推荐
1、背包、登山鞋、登山杖;
2、遮阳帽、防晒霜、一次性雨衣;
3、快干衣裤,冲锋衣裤;
4、墨镜、唇膏、垃圾袋、水壶水袋、多功能刀具、(小型)指北针、求生哨等;
5、食品:水,干粮(路餐要高热量,体积小,免炊。如牛肉干,坚果,巧克力等)、红牛等功能性饮料若干瓶;
6、急救包:三角巾、消毒棉签、医用纱布、弹力绷带、邦迪;
7、医药包:常用药品、蛇药。
四、注意事项
1、匀速行走,在平地和下坡路时候匀速可以减轻很多体力,靠惯性的力量带动身体的起伏。
2、呼吸均匀,鼻吸嘴呼,短吸长呼,身体不适时保持深呼吸。
3、及时补水,小口慢咽。
4、注意下坡路,身体微侧行走,保护膝盖。
5、不饮用途中经过的山泉水。
6、行走时不打闹不玩耍不拍照,目视前方。
7、善于使用手杖,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8、减少坐下来休息的次数,可站着依靠大树等支撑休息。每行走45分钟休息10分钟。
9、徒步后需要休息45分钟方可进食。
一、线路介绍
“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蓝名子希的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籍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黄氏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去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称为“井冈山主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二、简单路书
土地庙-石姬村-林场管理站-湘洲-王佐旧居(60km)
井冈山
井冈山,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当干粮”传唱弥久的歌谣,道出了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弱小的共产党和她的军队立于不败之地、逐渐的走向强大。信念是面旗帜,信念造就了永远飘扬的旗帜,为劳苦大众打江山、为人民服务,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坚定的信念,也由此造就了一种精神——艰苦奋斗,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再苦再累,信念在,一切都能克服,信念在,一个政党、一个人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移步红军谷,慕名八角楼,轻轻拂去历史尘埃,我惊见子珍灵秀,大叹润之才情。这旷世奇才与名山奇珍的的浪漫结合,穿越五次反围剿,跋涉万里长征,克服最艰难的创业强军岁月,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危为安,并得以壮大发展…井冈平实而博深,乐观而豁达;井冈浪漫且传奇,坚韧而峻绝。井冈山堪称是天下第一山,是共和国百折不挠,信念永恒的那座精神之山。
黄洋界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情景的诗句。 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这里还可以观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
王佐旧居
王佐(1898—1930),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出生于遂川县下庄村水坑(今井冈山市下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裁缝出身。
1923年参加绿林武装。1925年所部被地方政府收为新遂边陲保卫团,任副团长、团长,后为躲避地方豪绅追杀,重新恢复了原来队伍。1927年,在遂川县农民协会帮助下,将所部改称农民自卫军,支持遂川农民运动。同年6月,永新的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乃率所部与宁冈、永新、安福等部农民自卫军于7月26日在永新暴动队配合下,攻克永新县城,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旋任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后与袁文才率部在宁冈坚持斗争。同年10月,对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1928年1月所部接受改编,2月,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任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师第三十二团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红四军军委委员,并当选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7月,任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领导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后方机关和五大哨口。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动向赣南出击,奉命率第三十二团协同红五军留守井冈山,时任第三十二团团长,曾多次打退敌人,重兵进攻。3月,成立湘赣边界红军独立第一团,任团长兼第一营营长。5月,任红五军第六纵队司令。7月,任红五军第五纵队司令,率部在井冈山坚持游击战争。1930年2月,在永新被错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茨坪
茨坪镇,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丽的公园式山城,高楼林立,古木参天,宾馆、旅社、饭店等旅游设施齐全,旅游车可通往各大景点。茨坪古时本属遂川县管辖,因永新县令狡诈,设计焚香叩天地圈套,以香烟吹向何方而定县界。焚香时,永新县令又巧用衣角一拂,使香烟倒向永新,因而判为永新县管,所以茨坪过去是"插花"在遂川县境内;井冈山边斗争时期,这里是红军巩固后方,军事根据地中心。红四军机关和湘赣边界特委等党政军的机关后期都在茨坪办公,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
三、装备推荐
1、背包、登山鞋、登山杖;
2、遮阳帽、防晒霜、一次性雨衣;
3、快干衣裤,冲锋衣裤;
4、墨镜、唇膏、垃圾袋、水壶水袋、多功能刀具、(小型)指北针、求生哨等;
5、食品:水,干粮(路餐要高热量,体积小,免炊。如牛肉干,坚果,巧克力等)、红牛等功能性饮料若干瓶;
6、急救包:三角巾、消毒棉签、医用纱布、弹力绷带、邦迪;
7、医药包:常用药品、蛇药。
四、注意事项
1、匀速行走,在平地和下坡路时候匀速可以减轻很多体力,靠惯性的力量带动身体的起伏。
2、呼吸均匀,鼻吸嘴呼,短吸长呼,身体不适时保持深呼吸。
3、及时补水,小口慢咽。
4、注意下坡路,身体微侧行走,保护膝盖。
5、不饮用途中经过的山泉水。
6、行走时不打闹不玩耍不拍照,目视前方。
7、善于使用手杖,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8、减少坐下来休息的次数,可站着依靠大树等支撑休息。每行走45分钟休息10分钟。
9、徒步后需要休息45分钟方可进食。